首页 > 新闻资讯 > 资讯详情

珠海高新区新增12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连续两年领跑全市 “小巨人”牵引产业蝶变

2025-10-30 09:49:56 南方日报
A- A+ 33

近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珠海高新区12家企业实力上榜,连续两年新增数及总量创历史新高并领跑全市,彰显了区域创新的强劲动力。

以专破局,以精立业,以特求强,以新赋能,专精特新企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珠海高新区正加快建设珠西科学城核心区,打造珠海培育、壮大、应用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目前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8家、占全市的35.29%,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39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413家,构建了层次分明、衔接紧密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小巨人”企业有何成长关键秘诀?珠海高新区又何以成为孕育“小巨人”企业的沃土?

新质为核 创新“生力军”引领产业升级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虽然块头不大,却蕴含很大的能量。这些企业以“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特点,成为产业链中的“单打冠军”和配套专家,是强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当前,珠海高新区加快建设珠西科学城核心区,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在群雄逐鹿的科技竞争赛道上进一步向前发展,势必需要更大更强的推动力。力从何来?很大程度上源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一批“生力军”。

它们规模虽不庞大,却手握独门技术,精准破解行业痛点,成为未来产业巨头的“种子选手”。从精细零部件到高端设备,“小巨人”企业在核心技术领域屡获突破,推动珠海高新区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跃升。

梳理本次上榜企业,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珠海紫燕无人飞行器有限公司工业级中小型电动无人直升机核心模块自主自研、国产化率达100%;在人工智能与智算中心领域,广东三石园科技有限公司掌握精密光学设计,通过配套的高精度耦合、封装工艺实现光纤环形器稳定可靠性更高,通道数更多,体积更小巧。

在集成电路与半导体领域,珠海诚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相关研发芯片填补国产高端半导体检测装备空白;珠海市硅酷科技有限公司国内首创的碳化硅银烧结热贴技术,实现碳化硅芯片贴合工艺精度达微米级。在生物医药与大健康领域,珠海市司迈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产品填补了国内高频电外科手术系统领域的空白。

在新能源与智能电网领域,珠海欧力配网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自动化自研全封闭真空环保型GIS设备,填补国内在环保型高压开关设备领域的技术空白;珠海华冠电容器股份有限公司自研电容器系列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产品已配套国内新能源龙头企业,并远销海内外。

科技创新、高手如云。只有修炼“绝活绝技”,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从这些上榜企业可以看到,只有把创新提到“置顶”的位置,方能突破重围、迎来机遇。

目前,珠海高新区培育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八成为制造业企业,超两成涉足数字经济,重点集中在新能源与智能电网、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等领域。换言之,在引领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高质量道路上,这些企业正迸发出强烈的创新动能。

生态赋能 全链条创新体系实现量质齐升

实现量与质的系统跃升,仅靠企业单打独斗远远不够。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拔节生长,离不开政策支持和良好的创新生态。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珠海高新区专精特新企业规上工业企业达189家,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20.86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46.48%,创历史新高。

优异的成绩背后,是珠海高新区坚决担起珠海经济发展“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的使命担当。

真金白银打出政策“组合拳”。今年以来,珠海高新区陆续出台软件信息和人工智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大健康等产业高质量发展“措施十条”。上月底,正式印发《珠海高新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修订)》,对首次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分别给予最高120万元和500万元的奖励,以政策加持支持企业发展壮大。

政策支持是“活水”,产业发展是土壤,开放协同的生态则是滋养“小巨人”的繁茂森林。

创新支点持续“上新”。本月初,珠西科学城“三大创新中心”正式启动,以“珠海具身智能应用创新中心”“RISC-V生态应用创新中心”“珠西科学城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为支点,珠海高新区正构建起“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业转化”全链条创新体系。

服务机制更加暖心。珠海高新区通过打造金融服务平台、常态化组织投融资对接、设立园区“金融角”等方式,强化金融赋能,为企业提供精准融资服务;同时持续打造“名企名校行”等招才引智活动,近三年积极发动区内专精特新企业1300家次参与高校招聘,优化人才生态。

资源对接更加精心。今年以来,珠海高新区组织举办专精特新有关培训活动、产业沙龙、企业座谈对接会等,服务企业超350家次;依托香山全球科创路演为珠海科创企业、港澳及在珠高校、路演项目提供免费场地支持,为创新性中小企业营造了开放协同的对接平台和浓厚氛围。

■数读

●截至2024年底,珠海高新区共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7家,占全市的37%,其中2024年新增15家,新增数量占全市的46.8%,总量及新增数量均居全市首位;拥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39家、创新型中小企业413家,分别占全市的26.6%和23.9%

●待公示期后,珠海高新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将达48家,占全市的35.29%

●珠海高新区持续完善专精特新企业后备培育库,目前已入库重点培育企业130余家,“小巨人”培育企业200余家

●截至目前,珠海高新区已汇聚高新技术企业764家(占全市25.7%)、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863家(占全市的31%)

■相关

珠海高新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行动计划出炉

首次认定国家单项

冠军最高奖500万

近日,《珠海高新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出台,从集聚产业项目、优化企业培育、推动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发布十条举措。记者获悉,珠海高新区力争到2026年,实现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跨越1000亿元。

重点项目是实体经济的“压舱石”。新政提出,将对注册落户后3个月、6个月内通过“统计月报”纳入规上企业统计的工业、软信业及互联网业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30万元、20万元奖励;对落户当年纳入规上企业统计的工业、软信业及互联网业企业,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励。

为加快集聚创新型企业,珠海高新区将对首次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分别给予最高120万元和500万元的奖励;为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新政针对企业年产值/营收等指标,最高给予500万元奖励。

与此同时,新政还推动高新区工业企业在设计、制造、销售、服务、管理等各环节的智能化、数字化升级,对数字化转型水平达二级以上且通过区级以上认定的企业,按梯度给予最高20万元一次性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