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用户侧电化学储能安全技术指引》政策解读
时间:2025-08-15 11:30:52浏览次数:55来源:市发展和改革局 层级:市级 [ 字体:大:26 24 中:22 20 小:18 16 ]
为建立健全珠海市用户侧电化学储能项目技术体系,解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问题,提升储能系统本质安全水平,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联合珠海市电力行业协会组织编制了《珠海市用户侧电化学储能安全技术指引》(以下简称《指引》)。现详细解读相关内容,具体如下:
一、出台背景及依据
(一)出台背景
随着能源转型加速推进与“双碳”目标的深入落实以及“峰谷套利”的推广,我市用户侧电化学储能在工商业领域呈现迅猛发展态势,截至2024年底,我市用户侧电化学储能项目装机总量将近200MW·h,2025年电化学储能新增装机总量预计将在235MW·h以上,超过历史总额。然而,电化学储能系统存在电气安全、热失控、火灾、爆炸等潜在风险,且目前全省范围内缺乏专门针对工商业企业自用储能系统的安全技术规范,导致建设运行标准不统一,安全隐患较为突出。
(二)政策依据
《指引》以国家、省历年来及最新的新型储能安全管理政策文件为纲领,严格遵循31项规范性引用文件和技术标准,衔接储能电池产品强制性国家标准。同时,立足珠海市实际,经过充分调研与论证、多轮全覆盖检查,确保《指引》内容既合法合规,又科学严谨、切实可行。
二、征求意见及采纳情况
(一)企业及专家咨询论证意见采纳情况。在《指引》编制过程中,多次组织企业代表、行业专家开展研讨交流,针对操作性可能不强的条款,进行多轮修改完善工作。通过深入沟通与反复打磨,充分吸收企业和专家提出的建设性意见,确保《指引》各项要求具备切实可行的执行标准,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行政系统内征求意见及采纳情况。2个单位共提出19条意见,其中采纳7条,部分采纳2条,不采纳10条。
(三)公开征求社会意见。2位市民共提出10条意见,其中,采纳7条,不采纳3条,并已公开回复。
(四)专家评审:《指引》已通过专家组评审并完成修改。
三、目标任务
《指引》旨在化解当前用户侧电化学储能在设备、设计、施工、验收、并网、运维、退役、安评等全生命周期流程中面临的问题,建立健全珠海用户侧电化学储能项目技术体系,解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问题,提升储能系统本质安全水平,保障储能设施安全稳定运行,促进珠海市新型储能产业安全、有序、高质量发展。
四、主要内容
《指引》涵盖十个关键部分,具体包括:
(一)适用范围。明确储能系统适用场景与参照执行范围;
(二)基本规定。提出总体原则、系统分类及风险识别要点;
(三)设备设施。对储能设备主体、消防系统、监控系统、辅助系统提出技术要求;
(四)设计。包含选址、布局、电气、土建、消防安全等设计规范;
(五)施工建设。强调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安全管理责任;
(六)验收。明确验收内容、组织与标准;
(七)运行维护。规范运行操作、巡视检查、故障处理等工作;
(八)退役。规定储能系统退役流程与电池回收处理;
(九)应急处置。提出应急原则、预案构建与响应要求;
(十)安全评估。明确评估组织、人员、程序等内容。
五、适用范围
《指引》适用于珠海市工商业企业自用的,额定功率100kW及以上或额定能量100 kWh及以上的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含固态电池)储能系统及电站的建设运行。明确不适用于不间断电源(UPS)和应急电源系统(EPS),移动式储能系统及充储一体电动汽车充电站可参照执行。
六、执行标准
《指引》执行标准严格遵循国家、省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及技术标准要求,结合珠海市用户侧电化学储能实际情况制定。各项条款内容均与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衔接,部分要求在国家标准基础上,根据珠海本地特点进一步细化、补充,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在珠海市辖区内建设的用户侧电化学储能,原则上要依照《指引》实施,确保安全。
七、关键词诠释
(一)用户侧储能电站:并网点位于用户侧内部场地,可通过聚合以虚拟电厂身份满足调度直控、参与市场交易条件的电化学储能系统。
(二)用户侧储能设备:是指直接接入用户内部配电设施,所储电能用于用户内部消纳,不参与市场调度,不并网运行的电化学储能系统。
需特别说明的是,《指引》不适用于电网侧、电源侧电化学储能电站。
(三)热失控:电池在特定条件下,由其内部产生或从其外部吸收的热量致使电池温度急剧升高,引发电池内部结构破坏、短路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
(四)安全评估:对储能系统从设计、建设到运行全生命周期进行安全性评价,识别潜在风险,提出改进措施,确保储能系统符合安全要求。
八、有力举措
(一)强化全流程管理:对储能系统设计、施工、验收、运行、退役等环节制定详细安全规范,实现全流程安全管控。
(二)突出风险防控:明确风险识别要点,要求建设和运行单位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对潜在风险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
(三)推动技术创新:鼓励采用先进技术与设备,提升储能系统安全性能与智能化水平,推动储能产业技术升级。
(四)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储能系统安全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对违规行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九、新旧政策差异
由于此前我市缺乏专门针对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的安全技术指引,《指引》属于首次制定。相较于零散的相关政策规定,《指引》全面整合了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技术要求,形成完整、系统的标准体系,填补了珠海市用户侧电化学储能安全技术规范的空白。
十、特色亮点
(一)因地制宜:充分考虑珠海市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产业特点,制定符合本地实际需求的安全技术标准,增强《指引》的适用性。
(二)全程覆盖:涵盖储能系统从规划建设到退役的各个阶段,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
(三)注重实操:各项条款均细化具体操作要求,提供明确执行标准,便于企业和管理部门实施与监督。
十一、解读单位和解读人
解读单位: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
联系电话:0756-2254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