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眼3D巨幅画面栩栩如生、能装进口袋的A4纸便携打印机、串联珠澳地标的珐琅工艺品……在今年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会上,琳琅满目的文化智造、数字创意等文创企业齐聚珠海展区,以前沿技术与创新产品秀出珠海文化产业“新势力”。
近年来,珠海不断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厚植文化底蕴、深耕文旅融合,推动城市从“文化软实力”迈向“产业硬实力”,在大湾区文化版图上留下“珠海印记”。
据相关统计,珠海文化及相关产业规上企业超270家、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突破5000万人次、珠澳文化品牌矩阵欣欣向荣。珠海正用“文化+”的多元笔触,勾勒出大湾区文化创新、产业繁荣、民心相通的立体图景。
文化+产业
文创企业加速迈向数字化智能化
文博会是观瞻文化产业最新趋势的“瞭望台”。在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会的舞台上,珠海文创企业“秀肌肉”纷纷亮出拳头产品。
以裸眼3D打印灯箱画为载体,实现100度超大视角与震撼景深的融合,让静态画面跃动出动态生命力,来自珠海臻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领先的裸眼3D光场显示技术惊艳全场。
轻如一瓶水,便携至极的A4打印机,源自珠海趣印科技有限公司的匠心独运。趣印科技以“文化+科技”的组合吸引参展商的眼球:单机重量仅380g的打印机,可随身携带实现“移动打印自由”;无需墨水、蓝牙秒连的标签打印机,展现“无墨胜有墨”的科技巧思……
这些展品不仅勾勒出“轻量科技”的未来图景,更以“文化赋能硬件”的独特路径,向世界传递出“珠海智造”的创新名片。
近年来,珠海精准聚焦文化产业前沿趋势,深度挖掘“文化+”潜力,积极推动文化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以纳斯达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核心技术、构建智能化生产体系与全球供应链布局等方式,推动打印耗材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级。目前,珠海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打印通用耗材及零配件生产基地。
以迈科智能为代表的乐器装备企业,通过数字化研发、精益化生产与国际化市场拓展,重塑乐器制造产业格局。目前迈科智能是国内最大的数字家庭智能融合终端成套产品出口商之一,多年稳居中国数字视讯产品出口前列。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数字内容产业也正在推动珠海文化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珠海金山坚持打造精品数字文创产品,深耕武侠、二次元、科幻等多元赛道,从当初的单机数字文创产品发展到涉及单机、客户端网游、页游、移动端等多个数字文创产品领域。
四维时代在三维建模、虚拟展示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应用覆盖文化遗产保护、工业视觉等领域;第六届粤港澳文创大赛增设“文化+海洋”主题与AI赛道,征集作品超1万件。
近年来,《珠海市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珠海市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作方案》等政策陆续出台,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目前,全市共有科技型中小、高新技术的文化企业119家。
从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到数字内容产业的崛起,从本土企业技术突围到产业生态构建,珠海加速推动文化产业向更高能级跃升。
文化+城市
创新消费场景点燃城市活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劲风,正吹拂着珠海“文化森林”欣欣向荣。
今年“五一”假期,珠海文旅市场热度攀升:街头巷尾涌动的人潮、景区场馆爆棚的人气、持续攀升的文旅消费力,成为珠海文旅产业蓬勃生机的鲜活注脚。
桂山岛依托低空经济运营示范基地,将飞行表演、空中游览打造成独特IP;斗门旧街举行粤曲妆造、绘制云肩画卡等活动,让百年骑楼化作传统文化的“活态展厅”;狮门娱乐天地、乐坊Livehouse、长隆海洋王国超级猛犸等热门场景成功入选广东省首批50家“粤式新潮流”……
这些场景不仅是游客的“打卡点”,更成为珠海文化与消费共振的“强磁场”。数据显示,全市接待游客220.11万人次,同比增长24.5%;实现旅游总收入14.09亿元,同比增长26.2%。
近年来,珠海以文化为魂、以创新为翼,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文化演艺方面,珠海以“硬支撑+软实力”双向发力,构建起特色鲜明的演艺生态。依托珠海大剧院、华发中演大剧院、金湾艺术中心三大地标性剧院的硬件基底,珠海培育出“珠海艺术节”“沙滩音乐节”等本土文化品牌。
其中,珠海大剧院(日月贝)以贝壳双穹顶的独特造型成为城市文化地标,七年运营累计吸引130万人次观演,平均上座率86.7%,印证着珠海文化品牌影响力。
原创舞台艺术亮点频现。民族歌剧《侨批》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入选文旅部“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登陆国家大剧院引发共鸣,并赴澳门、乌鲁木齐等10城巡演;话剧《龙腾伶仃洋》作为“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在中央歌剧院演绎特区精神。
不仅是文艺精品层出不穷,珠海还依托深厚的文化资源优势与坚实的产业基础,陆续吸引一批高端项目落户。
智慧视听(数智传播·珠海)云产业园加速建设,规划打造“1+4+N”数智传播云平台体系,为珠海“云上智城”高质量建设添砖加瓦。
珠海三角岛打造成为中国海洋海岛生态修复示范、粤港澳音乐文化合作艺术高地、湾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名片,刷新海岛旅游体验。
九洲湾文体旅游产业园总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将围绕文化、休娱、商贸、海滨、生活,打造全新的文商旅美好生活场景。
截至去年底,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规上企业达273家,形成数字娱乐、高端文化制造、现代文旅、高端印刷、创意设计、演艺娱乐六大产业板块齐头并进态势。
文化+湾区
“文化走亲”让珠澳越走越亲
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的繁荣不仅是三地共通文化记忆的当代活化,更成为跨越地域、联结民心的“精神纽带”。
作为大湾区关键节点城市,珠海立足“一桥连三地”的区位优势,以“文化+”为笔,在区域协同发展中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创新文旅体验,激活超级工程IP价值。港珠澳大桥游试运营的开通,将“大国重器”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文旅场景。
在大桥游中,游客不仅能近距离目睹大桥的壮丽身姿,还能聆听建设者的攻坚故事,让超级工程从抽象的国家符号变为触手可及的文化体验。
——构建品牌矩阵,打通文体融合脉络。珠海围绕文化创意、艺术交流、体育赛事等领域,打造多层次粤港澳文体交流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推动设计成果转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大会促成三地非遗技艺对话,珠港澳交响音乐会则让三地青少年在音符中增进文化认同……这些活动如同纽带,将粤港澳的文化资源编织成协同发展的产业网络。
——深化珠澳合作,打造区域文化共同体。珠澳聚焦文化文艺交流、人才交流培养、文艺精品创作、文化品牌打造等开展多领域合作。
珠澳携手打造现代粤剧《无声的功勋》重现澳门历史风云,联创歌曲《琴澳畅想》用悠扬旋律勾勒两地情谊……从人才联合培养到精品巡回展演,珠澳文化合作正从单向输出迈向双向赋能,助力“澳珠一极”文化破圈。
2024年,珠海全市接待入境游客533.69万人次,增长36.9%。其中澳门游客接待量达259.74万人次,同比增长3.0%;香港游客接待量达232.98万人次,同比增长93.6%。
在珠海,文化产业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加速器”,更是粤港澳大湾区区域融合的“粘合剂”。随着粤港澳文化交流越发频密,珠海将继续以文化为桥,为大湾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珠海样本”,书写更具魅力的文化篇章。
数读
●2022—2024年,全市新签约文化产业项目58个,协议投资总额158.94亿元
●截至2024年12月,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规上企业273家
●2024年珠海规上数字内容服务产业营业收入24.87亿元,占2024年规上文化产业营业收入比重为5.0%
●2024年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5079.70万人次,同比增长19.2%;实现旅游总收入642.66亿元,同比增长21.4%
●2024年,全市接待入境游客533.69万人次,增长36.9%。其中澳门游客接待量达259.74万人次,同比增长3.0%;香港游客接待量达232.98万人次,同比增长93.6%
●珠海7个项目成功入选广东省首批50家“粤式新潮流”广东文旅消费新业态热门场景名单
●2024年,珠海规模以上重点印刷企业(年印刷总产值超过5000万元)共29家,比上年度增加3家;工业总产值为740759.1万元,同比增长20.3%
新实践
“珠海造”,耀全球
近日,全球顶尖的研究与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将“2022年—2024年便携打印机全球销量第一”的市场认证殊荣授予珠海趣印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趣印科技”)。
这一荣誉背后,是企业令人瞩目的成长轨迹:从2013年到2023年,珠海趣印十年间销售额增长375倍,实现了从行业新军到全球领跑者的华丽蝶变。这座来自珠海的文化企业为何能闪耀全球?中间又藏着哪些制胜密码?
作为土生土长的珠海企业,趣印科技自创立起便锚定便携类和轻量化细分打印机赛道深耕细作。其产品涵盖A4打印机、学习打印机、标签打印机、特种标识打印机等,应用领域包括通信、电力、医疗、商超、办公、仓储物流、工业制造、家庭收纳等。
在技术研发与创新方面,趣印科技同样展现出强劲实力。目前,该企业研发人员占比22%,实现打印机与耗材全部自研自产,至今已拥有国内外专利400余项,并先后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多项荣誉。
珠海是全球最大的打印通用耗材及零配件生产基地,产业链完备、龙头企业云集。面对激烈的外部竞争,如何走出自己的差异化之路?趣印科技把战略集中在了差异化上——产品差异化、用户差异化、渠道差异化、盈利模式差异化。
趣印科技基于用户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细分需求,研发出许多爆款产品。“我们观测用户在学习、工作、居家生活里种种不同的场景,比方说便利贴、收纳等等,然后结合数据反馈最好的场景,去指导产品研发、营销活动和品牌建设。”趣印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错题打印机产品就是基于学习场景研发,最终市场反响很好。
不久前,珠海市科技创新局首次公布2024年度珠海市高成长创新型企业(瞪羚专题)认定通过名单。趣印科技凭借在创新实力、成长速度与发展潜力方面的卓越表现,成功入选珠海市首批瞪羚企业。
“一直以来,珠海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对企业扶持力度很大,为文化产业、文化企业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广阔空间。”趣印科技相关负责人分享说,公司正基于此才选择立足打印行业,坚持差异化的发展策略,从而获得了市场的正面反馈。
“随着老百姓的生活品质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对家用打印机有了认识和需求。接下来,趣印将继续深挖客户需求,用内容重新定义打印,为助力文化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上述负责人说。
声音
珠海:打造大湾区
“蓝色会客厅”
“在湾区,文化的边界不是用来固守的,而是用来打破的。每一次破界,都在创造更大的共同价值。”
——珠海演艺集团总经理邹建红
“珠海是浪漫之城,重视人才培养,在科技创新方面也给予企业很多助力。”
——趣印科技董事长郭晋鹏
“希望以珠海为据点,利用珠海的区位优势,吸引全国的文化创意类人才,立足于大湾区,面向港澳,将我们的产品辐射至全世界。”
——珠海醇逸科技总经理李斌
“随着海陆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完善,配合港珠澳大桥的交通优势,珠海完全有条件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蓝色会客厅’。”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高俊
“珠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学贯中西的苏曼殊等历史文化名人,有斗门水上婚嫁、三灶鹤舞等文化民俗,可以挖掘的素材非常多,要加以保护、研究、整理、传播和普及,把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在传承中创新和弘扬,让更多人不仅了解珠海的现在,知道珠海的历史,也让珠海的文旅发展更添一份文化内涵。”
——广州大学教授、中国文学地理学会会长曾大兴
“过去澳门艺术家难以触达内地市场,如今通过珠澳共创,我们的作品能直达内地各大城市,这是湾区给的文化底气。”
——澳门中华文化艺术发展协会理事长梁剑丹
“珠海山海相映、树木葱茏、城市舒展、生态宜居,像南宋崖山之战、文人苏曼殊等也赋予了城市厚重的历史,同时作为经济特区,珠海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文化包容,是中外交流的重要节点。”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