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表,即缩减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 reduction),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同时减少。
货币是央行的负债,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必须均衡。要释放出更多的货币,是需要更多的资产的,而不是凭空捏造的。
不妨假装开一家钱庄票号来帮助理解。
小号开张,客官来存银子,存白银一百两,掌柜给开具一张银票,凭票即兑一百两白银。
此时,地窖里多了一百两银子,这就是票号的资产,而开具出的银票就是票号对客官的负债。资产负债表是同时增加的。
客官去做生意的时候,不需要搬动大量银两,可以直接支付银票即可。
如果持有银票者去票号兑现白银,则从地窖里取出白银,银票销毁,此时资产减少白银,负债的银票也取消了。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
这叫资产负债表缩小,故而我们简称缩表。缩表的时候不需要注明是负债缩小还是资产缩小,资产负债表是同增同减的。只需要注明是扩表还是缩表即可。
银票可以当货币用的,其实无非是债务转移,而现代的纸币依然是央行对拿钞票者的债务转移,在这里,钞票就是银票,钱庄的角色就是央行。人民币的钱庄票号就是中国央行,美元的钱庄票号就是美联储。
分类
被动式缩表:央行在收缩资产负债表规模时处于被动状态,主要是为适应表内资产(负债)端某些子项目的非预期变动或周期性变化而做出的调整,
如资产端“外汇占款”“对其他存款性机构的债权”的减少,以及负债端“政府存款”的减少所导致的缩表。
主动式缩表:央行通过主动调节存款准备金率、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以及使用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等手段来收缩资产负债表规模,
这种调节方式是依照央行的主观意愿施行的,通常在特定背景下产生或具有一定的政策导向意义。
实现方式
美联储:美联储在资产端持有的最大资产是国债为主的有价证券,可通过卖出债券或使债券自然到期的形式来实现缩表。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资产端规模最大的是外汇资产以及对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债权(再贷款)。
可通过卖出外汇资产直接缩表,以及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再续作对金融机构的债权类业务,保持资产负债规模不变,从而间接缩表。
缩表的影响
1. 利率上升:减少市场上的流动性可能导致利率上升,从而影响借贷成本。
2. 金融市场波动:缩表可能引发金融市场的波动,尤其是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3. 经济增长放缓: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抑制经济增长,减少投资和消费。
例如,美联储(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实施了量化宽松政策,大幅扩大了其资产负债表。随着经济复苏,美联储在2017年开始缩表,逐步减少其持有的资产规模。
来源:遇见欣然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