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经营中的法律风险防范》常见问题汇总

时间:2025年10月22日 来源:政策直播间 [ 字体:大:2624中:2220小:1816]

问题一:小公司钱少事多,合规该先从哪几件最重要的事做起?

问题五:资源有限,我们该优先搞定哪些合规,才能避免大麻烦?

答:第一,劳动用工是“基本盘”。有数据显示,三分之二的劳动纠纷源于合同问题。不签合同,可能面临双倍工资赔偿。

第二,财税安全是“生命线”。国家虽有优惠政策,但红线不容触碰。

第三,安全生产是“底线”。即使是几人小型企业,也必须配备灭火器、急救箱。

守住“人、财、安全”这三条线,就是为企业撑起了最关键的“保护伞”

 

问题二:用工方面,除了合同社保,还有哪些一不小心就踩坑的“隐藏雷区”?

答:试用期管理风险:试用期期限需严格匹配劳动合同期限,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超期约定试用期或在试用期内不依法支付工资,可能面临补足工资差额及劳动行政部门处罚。

离职手续办理风险:员工离职时,企业需及时出具《离职证明》,并在15日内为员工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此外,不得随意克扣员工工资,仅可在员工造成企业实际经济损失的情况下,按规定从工资中扣除赔偿费用,且每月扣除金额不得超过员工当月工资的20%。

 

问题三:怎么才能既安全享受税收优惠,又不在税务上出问题?

答:真实的业务,清晰的账目,合规的申报,多咨询税务部门和专业律师

 

问题四:总被说合规成本高,怎么向老板证明合规其实也是在赚钱?

答:规避损失即创造利润。合规投入是预防性支出,旨在规避因劳动仲裁、税务处罚、监管禁令等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失。一次成功的风险规避,其价值可能远超数年合规投入的总和。(以频繁闯红灯举例)

提升信誉即增强竞争力。规范的内部管理、良好的纳税记录,是企业诚信的“名片”。它能帮助企业在招投标、吸引投资、寻求合作伙伴时获得更多信任,从而抓住关键的商业机会。

因此,合规不仅是“成本”,更是为企业稳健经营“保驾护航”,并为长远发展“赋能”的战略投资。

 

问题六:公司做线上推广,最需要注意的合规红线是什么?

答:第一,吹牛不上税,但要罚款。“全网第一”、“销量冠军”、“最好没有之一”......这些极限词和无法证实的宣传语,叫“虚假宣传”,是市场监管部门的重点打击对象。请用“可能是本直播间里今天最好吃的”这种说法。

第二,薅用户数据像薅羊毛。未经用户明确同意就收集信息、乱发营销短信、把用户电话卖出去......这叫“侵犯个人信息”。现在对此有严格法律,罚款能罚到你肉疼。对用户数据,要像对初恋的情书一样,尊重且保密。

第三,不能“蹭敏感话题”,比如拿灾情、国家政策,做营销很容易被平台下架还被监管约谈。